压疮,顾名思义,由于压力所致的损伤而形成的创面。压疮的主要患者基本为久坐、久卧、术后制动、骨折制动以及疾病、营养不良等人群。
压疮是临床护理中的重要风险之一,风险致伤,致残甚至死亡。在临床护理中除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外,一旦发生压疮们一定要及时给予干预,以免发生严重后果。
今天,主要和大家分享II级压疮的临床护理方案,附案例,供各位同行参考。
压力因素
在我们一线临床护理中除老年人个体疾病原因外,主要形成压疮的原因,基本为体位变化不及时所致。
压力因素主要有三个:
1、重力,也就是老人身体的体重垂直向下形成的力
2、剪切力,当卧床老年人变换体位头胸部抬高时,由于身体自重导致身体向床尾滑动,于床面形成的摩擦力加上身体自重垂直向下的重力,而形成所谓的剪切力
3、摩擦力,我们在护理过程中,转移老年人或变换体位时身体与床面等摩擦而形成的力。
案例分析
杨某某,男 ,90岁,退休职工。脑梗死后遗症,右侧肢体活动障碍,高血压,肠梗阻术后数年,习惯性便秘数年,同时伴有低蛋白血症,现生活不能自理,长期卧床,意识尚可,可简单沟通。
目前杨某某卧床已有5年,年老体弱,自身免疫力下降,身体渐消瘦,骨突部位明显,加之该老人伴有低蛋白血症,遂不可避免的出现I级压疮,由于该老人常年卧床,在护理过程中来回变换体位摩擦、压迫后,表皮损伤,右髋处形成2×3CM的II级压疮。
护理方案
1、老年人身下加交替式气床垫,调节合适挡位,上面加铺1--2层棉垫,准备体位垫、棉垫、圈型垫减压; 2、创面处理,生理盐水清洁创面,待创面干燥后,涂“慈晖2#压疮膏”0.5-1MM,一日两次护理换药,早晚各一次; 3、为了进一步减压和便于护理,创面敷两折后的无菌纱布块,并在纱布上涂抹少许药膏,(减少纱布吸收创面药膏); 4、加强营养,杨某某老人长期卧床,体质差,所以饮食上尽量要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,增加老人免疫力和抵抗力。
护理换药一周后基本痊愈。(见下图1--6)
护理总结
遇类似护理问题,首先,考虑减压,尽最大程度较少或避免创面受压,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和加重病情。 其次,是根据创面具体情况使用适宜的压疮膏治疗,每日进行护理换药。(三分治疗七分护理,药物治疗只是一方面,主要还是日常护理,日常护理中除必须的生活照料,皮肤护理也尤为重要)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环节,就是护理措施,在减压的同时,缩短协助翻身的时间,最低保障2小时1次,及时清洁便溺物,避免创面反复感染,保持身下床单位清洁,无褶皱,无渣屑。
|